“他们到了约定的见面地点,戈武担心引起对方的误会,关闭了通信设备,说是在完事之后跟我联系。”
“李约翰跟他一起?”
“他们一起过去的,只不过看情况应该是分开行动。”
“那问题不大。”陆勇添说着还朝苏青平看了一眼。“戈武肯定有分寸,李约翰的能力也不差,有李约翰在后方掩护,就算没能搞定供应商,戈武也能够全身而退。再说了,我们担心也没用,再着急都帮不上他们。现在真正需要关心的,其实是如何才能进入军港,找到英国当局密谋策划此次事件的证据。如果戈武他们在法斯莱恩没能取得收获,我们在朴茨茅斯的行动就至关重要。”
陆勇添都这么说了,苏青平也冷静了下来。
“我查过,舰队司令部有很多伦敦派来的文职官员,大多都住在市区,而且以租赁公寓为主。这就是,国防部会为异地工作人员提供住房补贴。虽然按照伦敦的标准,这点补贴只够租下最差的寓所,但是在别的地方,能租下一间豪华公寓。关键是,只需要花钱小钱买通房东,篡改租赁合同上面的金额,就能按最高标准领取住房补贴,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额外获得的福利。就通常而言,只要承担额外的税费,房东一般都不会故意刁难,毕竟租给谁都没差别。在朴茨茅斯这边,如果租住普通的单间公寓,又按照最高标准领取,每个月差不多能额外获得五百英镑。”
“这很多?”苏青平嘀咕了一句。
“现在这个大环境,何况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本来就不算多,能有五百英镑的额外收入也是好事。”
“重点是什么?”陆勇添显然不关心英国公务员的收入。
“这些从伦敦来的官员,每天都在军港与市区之间往返。关键是,伦敦派来
的政府工作人员大多是做短期工作,一般就几周,最多也就几个月。如果派遣的普通职员,伦敦那边不会提前知会港口司令部。按照通常的做法,也就通过内部网络把派遣人员的资料发过去,让港口司令部录入安保系统的通行人员名单。就算有延迟,最多就几个小时,通常在次日上午就能安排妥当。”在被陆勇添盯着之后,陈伊万才改口说道:“我可以进入政府内部网络,把你们的资料发给港口司令部。主要是照片,你们肯定得用假名字,还要编造一个去舰队司令部的理由。”
“财务审计。”苏青平说了一句。
陈伊万点点头,说道:“就说你们是财政部的审计人员,新财年马上就要开始,肯定要对上个财年度的支出进行统计与审查,还要对本财年度预算进行审核。你装扮成审计人员的问题不大,只是老陆这样子恐怕……”
“他可以充当助手。”
既然苏青平都这么说了,陆勇添也没反对,关键需要一个合适的掩护身份,装成什么反而不重要。
“明天上午就能混进去?”
“我现在就去安排,发内部加急函件,又是财政部的人,舰队司令部不敢怠慢,明天上午肯定行。”
在陈伊万回到车上之后,苏青平掏出手机。
不是要打电话,而是用手机收看新闻,准确说是电视台在网上同步播放的新闻节目。
虽然网络媒体也很发达,但是重大新闻肯定是由电视台首先报道。
如果戈武他们在格拉斯哥遇到了麻烦,尤其是发生冲突,或许当地电视台会在第一时间报道相关消息。不管怎么说,格拉斯哥是苏格兰最大的城市,当地的突发事件是需要优先报道的重大新闻。
不过,这个时候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
转了几家电视台的直播频道,都没有跟格拉斯哥有关的新闻,苏青平松了口气。也就在她转到伦敦天空电视台,准备在看完之后就关闭手机的时候,一条插播的实时新闻引起她的注意,还吸引了陆勇添。
唐宁街十号的消息,首相将暂时离开伦敦,预计在明天上午到达朴茨茅斯。
虽然没有提及具体原因,但是按照当前的情况,首相现在去朴茨茅斯,摆明了是在为军事行动做准备。毕竟朴茨茅斯是舰队母港,而发起军事行动主要依靠海军,肯定得在出征之前为将士壮行。哪怕还没有到这一步,首相也要为军事行动征求主要海军将领,尤其是舰队司令官的意见。
这仗能不能打,以及能不能打赢,舰队司令官比其他人都要清楚,而且能够给出比其他人更加客观的意见。道理很简单,政客只负责吹牛,而流血牺牲的是军人,即便是后方的指挥官,也要押上前程与声誉。政客看到的是发动战争能够获得的好处,而军事统帅看到的则是战败的后果。哪怕没这么严重,也会考虑在无法完成任务的
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损失与付出的代价。
显然,就算这次的军事行动十拿九稳,甚至有绝对把握,首相也要听取军事指挥官的意见与建议。说起来,这是准法定程序。虽然法律没有规定首相得在征求将领的意见之后,才能够做出军事决策。为了防止军人参政与掌权,法律还明确规定,政府在获得议会授权之后才能发动战争,军人由此成为政客手里的工具。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要是首相没有征求军方将领的意见就发动了战争。打赢了还好,胜利能够掩盖所有的问题。要是打输了,就要承担战败的责任。反过来,在征求了军方将领的意见之后,即便战败了,也不会由发动战争的政客承担责任。如果说,军人为了荣誉会贸然发动战争,那么政客绝对不会冒着承担责任的风险发动战争。也就是为了避免担责,首相才会在发动战争之前找军方的高级将领,征求将领的“专业意见”。
关键还有,首相是连夜赶往朴茨茅斯。
这意味着,政府高层已经就军事行动达成一致,可以说战争迫在眉睫,剩下的只是获得军方支持。
也就在两人拿着手机观看新闻直播的时候,陈伊万拉开车门。
他也是看到了新闻,准备告诉苏青平与陆勇添。笔记本计算机放在他的大腿上,屏幕朝车外。
跟手机比,笔记本计算机的屏幕更大,能看到更多细节。
其实,播放的不是实时画面,而是之前的录像。毕竟现在是深夜,消息也是由官方网站发布,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算有很多记者在唐宁街十号外面蹲守,把摄像机镜头对准首相府大门,也没有任何意义。按电视台的惯例,播放通报性质的新闻,即便要评论,也会使用相关录像做背景。
电视台正在为首相离开伦敦,连夜赶往朴茨茅斯的事做评论,还同时对当前的局势做了报道。
简单的说,就是何时发动打击伊朗的军事行动。
三人都没开口打破沉默,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首相会在天亮前到达朴茨茅斯,因此伪装成财政部审计人员去基地的办法肯定行不通。事实上,在首相到达之后,外来人员很难混进去。
其实,就算能够混进去,也没什么用。
首相在基地里,肯定是戒备森严,舰队司令内外会有很多警卫官兵与特勤人员,或许连基地官兵都不准靠近舰队司令部。如果这是开战之前的最后一步,首相多半会在离开舰队司令部之前做出决定。从鼓舞士气的角度看,首相搞不好还会在朴茨茅斯正式宣布对伊朗发起军事反击。等战争爆发,就算找到伦敦当局密谋制造冲突的证据,也没多大意义了,毕竟这没办法让战争结束。
“能不能查到首相去朴茨茅斯的行程安排?”陆勇添打破了沉默。
“有难度,而且没什么意义。”
陆勇添锁紧了眉头,觉得陈伊万是在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