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茨茅斯郊外,快速公路旁的无名露天停车场。
停车场其实有名字,只不过立在路边的标牌早就损坏了。因为离市区很远,开车过来要半个小时,所以平时几乎没有私家车辆来这里。停车场主要为大货车服务,毕竟朴茨茅斯不但是军港,还是英格兰南海岸最大的商业港口。虽然吞吐量不如大都市的外港,但是每天都有大量的货轮进出,送来国外的商品,运走本地出产的货物。不过货轮只能到港口,内陆的运输得靠铁路或者公路。虽然英国是铁路的发源地,也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但是大部分铁路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承载能力并不强,有很多已经停运。铁路靠不住,公路就成了主要货运通道。也正是如此,在主要公路旁有主要向大货车开放的停车场,而且提供加水等基本服务。
曾几何时,这些停车场都是人来人往、车满为患。
只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也遭受重创,英国本身就是重灾区,进出口规模急剧萎缩。这些停车场就真的成了停车场,或者说是大货车坟场,很多大货车已经几年没有上过路了。
在这座停车场里面就有几十台大货车,都破败不堪,有几辆连轮胎都被偷走了。
如果经济好转,这些大货车或许还能重新上路,赶在报废之前把剩余价值发挥出来。要不然,再放上几年,即便没有被窃贼拆成零件,风吹雨淋的,肯定会锈蚀损坏,最后就只能当废铜烂铁处理了。
其实,不少已经是废铜烂铁,不要说转手卖掉,就算是白送,也未必有人会要。
不过,这些大货车提供了很好的掩护,而且从外面快速公路经过车辆里的人员,也不会留意这边。
在灯光出现的时候,苏青平拿起了望远镜,朝灯光方向看去。
只有一部车辆,从车灯的高度看,应该是一辆轿车,也可能是商务车,不过肯定不是越野车。
苏青平没耽搁,立即联系赵诗棋与覃修哲,还提醒了在商务车里休息的陈伊万。
停车场有两个出口,因为不知道对方会从哪边过来,所以就只能分开行动,苏青平与陈伊万留在后门,而赵诗棋与覃修哲在前门那边。前门外面就是主干道,赵诗棋觉得对方更有可能驾车从主干道过来,才做了这个安排。哪想到,对方没走主干道,而是选择通到后门这边的支路。
不过,确实像之前联系时说好的那样,只有一辆车。
在过来的路上,赵诗棋联系了滕梓臻,而滕梓臻也答应派遣行动人员提供支持,并且约好了接头地点。因为是秘密行动,目标还是朴茨茅斯军港里的舰队司令部,所以赵诗棋明确提到,行动人员主要是留在外围策应,不用太多人参与。如果行动很顺利,还不需要让行动人员掺和进来。只有发生了意外情况,才需要行动人员接应
。滕梓臻答应下来,提到只派了两名行动人员过去。
等赵诗棋与覃修哲赶到,那辆轿车也到了停车场的外面。
进入停车场的时候,轿车的速度慢了下来。这也是常规操作,毕竟停车场里的路灯都损坏了,光线十分的昏暗。地面有很多杂物,即便不会撞上停放的车辆,也要避免轧上尖锐的物体。毕竟那只是一辆民用轿车,轮胎爆了肯定得补上。哪怕用的防爆胎,破损后也得及时更换,无法长时间使用。
确实只来了两个人,只不过另外一个是坐在后排位置上,而不是按习惯坐在司机旁边的副驾驶位置上。
显然,这有点反常。
行动人员往往都是单独行动,即便遇到高难度任务,要多名行动人员才能完成,那也是对等合作关系。按军情局的传统,一些上了年纪的行动人员会在退居二线之前,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通过执行任务把经验传授给接班的新手。赵诗棋就有一名“师傅”,不过在几年前退休了。不管是合作,还是师傅带徒弟,行动人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会耍大牌,也没有这个胆量。
察觉到不对劲之后,赵诗棋停下脚步,没有跟其他人走过去。
不过,已经迟了。
就在轿车开过来的时候,几道明亮的光束射来,罩住了他们四人。紧接着就传来了汽车引擎的咆哮声,还有轮胎跟地面摩擦所产生的刺耳声响。没等赵诗棋他们反应过来,就被几部越野车给团围住。从车里出来了很多人,而且携带了武器,只不过没有开枪,也没把枪口对准他们。
在那人从轿车里面出来,朝着赵诗棋他们走过来的时候,附近车辆关闭了大灯,准确说是调到了近光模式。
开始用的远光模式,灯光照射到脸上,根本睁不开眼睛。
认出那人,赵诗棋立即就锁紧了眉头,不过随即就平静下来。
竟然是滕梓臻!
显然,他也是刚刚来到英国,或许在赵诗棋跟他联系的时候,他才下飞机,然后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关键是,滕梓臻在这个时候来到英国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阻止赵诗棋他们一意孤行,毕竟只有站到她面前,才能让赵诗棋老老实实的服从命令。如果像之前那样通过电话联系,别说赵诗棋听不进去,听进去了也不会照做。至于找当地情报人员出面,显然没多大意义。
陈伊万也认出了滕梓臻,提醒苏青平之后,他就退到了一边。
苏青平开始还有点慌乱,不过在陈伊万提醒后,立即就反应过来,跟随陈伊万退到了商务车旁边。
覃修哲没退开,还主动上前,站到了赵诗棋的身边。
苏青平与陈伊万不是军情局的人,也不是中国公民,自然有权靠边站。虽然不是此次行动的领队,但是覃修哲也是情报人员,还是前去支援赵诗棋,对行动负有相应责任,也就没地方可退。
不过
,还轮不到覃修哲承担主要责任。
虽然滕梓臻还没有开口,但是谁都能想到,他是冲着赵诗棋来的。
“你怎么来了?”赵诗棋是明知故问,毕竟说起来,滕梓臻还是她的顶头上司,肯定不能拉他的面子。
“闹得这么大,我还能躲在后面?”
赵诗棋明显愣了下,没听明白滕梓臻这句话的意思。
“局长让我过来的,接你们回去。”
“现在?!”这下,赵诗棋听明白了。其实在注意到滕梓臻的神态变化时,她心里就有数了。
要说的话,赵诗棋也是后知后觉。
滕梓臻亲自来英国,还带来了十多名人员,哪怕不全是行动人员,也肯定是在英国与欧洲活动的情报人员。阵仗搞得这么大,肯定有很重要的原因,而唯一说的通的,就是要带赵诗棋他们回国。
俗话说的,旁观者清。
赵诗棋没立即反应过来,而作为“旁观者”的陈伊万却看了出来,也才叫上苏青平主动退开。
个中缘由,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