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安娜在营地里散步。
所有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但偶尔还是有人会主动跟她打招呼,她微笑着还礼。
按照阿庇安的记录,在
这个地方距离罗马已经很近了,罗马城中的男女老幼闻讯连忙武装起来,由于缺乏武器,连神庙里作为战利品的武器都取下来了。
但这时“神意”让汉尼拔掉头转向亚得里亚海,他沿途劫掠滨海地区,掠夺了许多物资。罗马人选出的独裁官这时率领军队朝着他奔袭,却没有立刻交战,而是平行行进。
在罗马建城之初,有一批高卢人劫掠完罗马后没有回高卢地区,当遇到亚平宁山脉后,他们“横着”前往了亚得里亚海附近,此时沿海地区已经被希腊人占据,从亚平宁山脉右边意大利本部边界往沿海蔓延这片地区被称为高卢人的意大利。
罗马独裁官不与汉尼拔交战,哪怕汉尼拔主动挑衅,就这么硬拖到了秋天。芒种过了之后,其实还可以收割一轮,不过前提是在芒种收割之后,有种子种下去。
汉尼拔的军事行动影响了农业生产,于是到了秋天,他断粮了。
如果汉尼拔需要粮食,他就必须穿过罗马人的军队,这时罗马独裁官决定围而不攻,可是他的骑兵长官却不赞成他这个策略,他谴责独裁官胆小怕事、踌躇不前,于是在独裁官回罗马举行祭祀的时候,他夺取了军权,与汉尼拔交战。
他取得了一场小规模的胜利,接着写信给元老院,元老院让骑兵长官和独裁官平等地掌握兵权。然后这支军队就被分成了两半,双方都不同意彼此的战法。
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与绝顶的天才军事家作战,这一点被奥古斯都铭记于心。汉尼拔除了自己的军队,还带着大量的俘虏,由于独裁官屡屡阻止他劫掠,导致他粮食消耗很快。
他来到了一个隘口,这个隘口地势非常险要,而独裁官早已率兵守住了各个重要位置,几乎将汉尼拔围困了。
到了这个关头,汉尼拔不得不杀死俘虏。他刚离开西班牙到高卢的时候,曾经杀了一批高卢俘虏,以威慑高卢人,接着朝着波河进军。
冬天不只是熊要冬眠,人类也会尽量避免在冬季作战。在杀死了俘虏后,汉尼拔命令用火牛吸引罗马的注意力,即把火把系在牛角上,然后将营火扑灭,再让勇敢的士兵驱赶牛过沿着悬崖前进。当两边的罗马人看到火把,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反应,独裁官觉得是汉尼拔使诈,他让士兵坚守各自的位置。
但守隘口的人则认为这是活捉汉尼拔的好机会,绝望的汉尼拔打算翻阅悬崖脱困,所以朝着火光的地方跑去。
汉尼拔等罗马人离开隘口后,亲自率领一支飞跑队伍,无火无光地前进,并占领了隘口,接着吹响了号角,营地火光骤亮,营地里的人趁机迅速通过隘口,并占领了一座储存了丰沛粮草的城市,在那里过冬了。
罗马在听闻汉尼拔越过沼泽时,征召了一批公民兵,他们也被一个普通公民指挥。他们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却要去迎击汉尼拔和他的战象们。
苏格拉底关于“血气”的描述见于《王制》,伴随着城邦卫士出场的。
血气维持着一种内在秩序,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当阿伽门农与阿喀琉斯因为战利品的问题而闹矛盾时,阿喀琉斯因为友人的死而放弃了他所维持的一种秩序,转而与阿伽门农和解,参与了特洛伊战争。
当城邦即将毁灭,护卫者可能会失去所爱的对象,倘若护卫者没有特殊的所爱对象,他就不会因失去爱人遭受痛苦。
当血气以痛苦为驱力时,将会寻求复仇,或者不顾生死地拯救。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血气不是坦然面对战争和死亡危险的禀性,而是对痛苦的野兽反应,受伤的野兽也会反扑的。
面对这种情况,以善战闻名遐迩的汉尼拔在战胜了罗马临时征召的公民兵后,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他释放了罗马的同盟者,甚至没有要赎金,让他们想去哪儿去哪儿,却扣留了罗马俘虏,如果不是因为面临绝境,汉尼拔也不会杀了他们。
虽然没有了利剑和长矛,可是石块也可以作为武器。罗马人一样擅长攻城,他们的投石机可以让他们和独眼巨人掷出的石块一样,产生巨大的力量。
护卫者不只是士兵,妇女、老人、儿童都可以是它的护卫者。
然而奥德修斯等人其实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路上路过独眼巨人的囚牢。
他们在特洛伊犯下的罪,让诸神认为他们该遭到惩罚,他们有的死于海难,尸体沉入海底也会被鱼吃掉。
如果泰坦没有陨落,那么独眼巨人吃掉奥德修斯的同伴,也是一种神降下的惩罚。
血气与公平正义无关,尽管血气也代表一种秩序规则,有正义的概念。柏拉图认为渴望完美正义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要把人类生活中无公度的东西当作可公度的东西,柏拉图认为人们需要节制自己的血气。
对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她个人的理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米开朗基罗没有延用前人表现大卫胜利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情景。处于迎战状态的大卫就像绷紧的弦,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蕴含了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