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这边的消息还是挺落后的。
他们就连大汉在南郡建立了兵营,并且在里面安置了二十万大军的消息都不知道。
就更不要提更北边的战事了。
当然,他们也更不知道,强大的东胡已经被匈奴吞并了,而匈奴,又被汉军打的不得不西迁避祸。
消息的鼻塞,其实追根问底,还是因为人手不够用的原因导致的。
尽管赵佗在岭南自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正在渐渐的稳定了这里。
但岭南也还是有不少对他们很是不满的势力呢。
这些地方土著如同黑暗中的毒蛇一般,随时随刻的盯着赵佗他们,只要少有松懈,就会立即上来咬上一口,不带丝毫犹豫的那种。
对于赵佗的岭南军团来说,现在他们只能苦苦的支撑着。
期望能够有一天,让他们渐渐的同化掉那些隐藏在山中的土著。
然而目前来看,这个效果并不错。
但根本的问题在于,赵佗能够获得的支持太少了。
就连他自己都不能保证,这个计划最终能够真的成功,如果,背后有朝廷支持的话,那么一切都将不会成为问题了。
当然,胳膊拗不过大腿这个道理赵佗还是清楚的,所以在知道汉朝使团正朝着岭南过来的时候,赵佗心中就开始盘算着将来了。
赵佗的情报虽然不顺畅,但只是往外不顺畅罢了,在内部,赵佗还是费了不少心的。
不然也不可能使团刚一进入岭南没多久,赵佗这边就接到了消息,并且做出了安排。
所以说,赵佗当然有赵佗的小心思。
我辛辛苦苦,煞费心机的搞出来一片地方,结果你一句话我就得让路?
凭什么?
而这,也能解释刚才赵佗为什么想让随何先开口,又为什么要摆出一副南越王的架子来了。
其实赵佗给的提示已经很明显了。
随何当然也读懂了赵佗的意思。
但是随何读懂并没有用,关于这件事情,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
“这么说吧,建元二年末,草原雪灾,胡人损失惨重,最近几年才刚刚崛起的匈奴部落,趁机突袭了东胡,以往强大的东胡部落 已经被匈奴人彻底的吞并了。”
“也就是说 现在的北边草原,只有匈奴这一个部落。”
“什么???”赵佗瞪大了眼睛 一个新崛起的部落 竟然把东胡给吞并了?
闹呢这是?
任何一个势力,最怕的就是敌对方的统一。
因为这意味着对方可以统一指挥 统一调度,发挥出更大的战争潜力。
先秦战国时期 虽然草原上的胡人也很让人头疼 但不论是赵国也好,秦国也罢,都没让草原完成统一。
而草原上似乎也有一个潜规则,每一次统一的时候 都要南下来磨磨刀。
或许是大家都知道南边这块骨头不好啃 只要能在南边取得了胜利,自然能够震慑内部,让一些人不敢有所不满,更不敢去反抗。
“朝廷难道就没有出手干预?”赵佗忍不住的问道。
按理说,这种低级错误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呢 凡事又不是绝对的。
通过刚才随何的描述,赵佗基本上也看出来了 北方草原的统一,其实任何人都没办法阻挡的。
哪怕汉朝再怎么强大 战争准备也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
而匈奴吞并东胡,恰恰是借助雪灾 趁着东胡损失惨重之际 直接发兵将其迅速击溃。
这种情况下 基本上这边消息刚传到,咸阳,那边战斗都已经结束了。
等朝廷在派部队过去,早就晚了。
而这个时候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件事情就很贴合实际了,叫强撸灰飞烟灭!
嗯,至今为止,赵佗都还认为大汉的都城是咸阳。
虽然刚才随何已经不止一次提到了洛阳。
“怎么可能没有干预?早在匈奴刚刚发迹之际,陛下就注意到了这股微小的势力,不顾大臣反对,强行派了数百斥候混迹于匈奴内部,而冬天听闻草原雪灾的消息之后,陛下就认为匈奴肯定会搞事情,所以,当即下令边军骑兵将领韩信做好出征准备。”
“与此同时,陛下又派兵部尚书灌婴直奔边境,同时坐镇北方,这边刚接到匈奴出兵的消息之后,汉军就立刻出动了,跟在匈奴的身后一路往东走。”
“只是可惜,这个冬天对于东胡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十万汉军骑兵紧赶慢赶,等他们到的时候,战斗还是已经结束了。”
“而且就在此时,两位将军还得知了一个消息,十万匈奴骑兵已经南下渔阳郡了!”
“不过啊,匈奴人终究还是空高兴了一场,陛下既然猜到了匈奴会在开春以后有所行动,又怎么可能不做万全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