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两人聊了片刻,苏定方就退出了御书房,李恪了皇宫。
离开皇宫,他并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径自来到了薛仁贵的府邸。
薛仁贵知道是苏定方来了,立马出门将他迎到客厅。侍女端茶茶水,苏定方喝了一口。薛仁贵才开口问道,“不知道王爷到府上,有什么要事要商议吗?”
“皇上要东巡了,你该知道吧?”苏定方问道。
“这件事情长安百姓都知道,何况是我们?”薛仁贵笑道。
“嗯,我向皇上谏言,让你随行东巡,估计圣旨不日就到了,到时候你要做好准备。”苏定方说道。
“让我陪嫁东巡?”薛仁贵惊呼道,“不是陈其随架吗?”
“除了陈其,你也是其中一个人。”苏定方说道,“你要,一路上保证皇上的安全。你是大唐第一猛士,又是神箭手,有你在皇上身边,皇上的安全就更保障一分了。”
“薛礼明白了,还请王爷放心就是了。”薛仁贵立马起身,向苏定方保证道。
他明白苏定方的意思,就是陈其护卫皇上安全还行,要是遇到刺客,肯定不只是为了保证皇上的安全,还要抓获刺客。
那么,有了自己,陈其就可以安心保护皇上安全,而他薛仁贵就可以安心去捉拿刺客了。
虽然这次出行的人当中,有秦怀玉和柴哲威等人,不过他还是觉得苏定方不太相信他们的能力。
“行,老夫就说这么多,你好好准备吧,老夫告辞了。”苏定方说完,就起身离开了。
薛仁贵也不挽留。
他知道,苏定方不会留下来多跟他说什么。
因为这是大忌。
两个当世名将在府上,长时间攀谈,终究是授人口实。
......
秦怀玉是柴哲威收到尉迟宝琳的信,两人心里轻松了很多。
尉迟宝琳答应他们,死守潼关而不随皇上东巡,对他们来说,就是对皇上安全的变相保障。
毕竟有些话和有事情也只有他们兄弟才能说才能做。
大唐,目前看似风平浪静,朝中诸位大臣和睦、宗室三位王爷已经出征,剩下的全是寄情山水,或者耽于享乐的人,没有什么敌人。
可是在平静的河水下面,依然暗流涌动。
因为这几年,李恪提拔了很多寒门弟子,寒门学子,而且身居高位,像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陈其、王中长等等。
而文官集团中,也有不少寒门子弟,或者平民子弟身居高位,像许敬宗、马周等人。
因此,他的做法已经士族门阀的底线...
再加上他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以科举取士,一下子砍断了世族豪门的晋升路线。
于是,目前世族豪门对他非常的痛恨,而且是深恶痛绝。
而在这种情况下,李恪却还要东巡,而山东士族、正在山东地界,作为山东出身的秦怀玉,自然清楚山东士族的强大和阴险。
所以他才会这么看重李恪的安全,会暗中只是尉迟宝琳,不要跟随李恪东巡,而是随时做好勤王的准备。
就像他们自己说的,有些时候作为兄弟,有些事情只能由他们做,只能由他们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