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李泰放下酒杯,大步离开了。
“三哥...”就在走出御书房的时候,李泰突然转身开口说道,“今后要注意身体!”
“好!”李恪微微点头道。
李泰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大步离开了。
之后,李恪也跟李佑见了面,又聊了很多,将李恪送上了征伐之路。
三支征伐大军离开,长安城又陷入了平静之中。
这时,李恪的巡查准备工作已经妥当,李恪起身了。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向洛阳失去,当然,首先要经过潼关,潼关守将是尉迟宝琳,是李恪的结拜小弟。
阿史那云、侯依诺、武曌、长孙冰凝等人也在随行的队伍当中。
大王公主、间人皇女也在随行的队伍当中...
......
潼关。
将军府。
尉迟宝琳早就收到了秦怀玉的信件,他看完上面是内容,沉思了片刻,觉得秦怀玉说的没有错。
确实,潼关对大唐很重要。
作为潼关守将,他真的不应该跟随皇上去东巡,而是应该恪尽职守的守在潼关。
于是,他决定这次李恪让他随架,他也会拒绝,因为他不能玩忽职守,虽然他很想跟随李恪一起去东巡。
“将军,皇上要来潼关了,我们该怎么接待?”潼关副将,程耳开口问道。他是程咬金府上的家将,因为在对吐蕃的大战中立下了大功,被委任为潼关副将,跟随在尉迟宝琳身边效力。
“首先是要保证他的安全。”尉迟宝琳说道,“现在,皇上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这点我明白!”程耳回答道。
作为程咬金府上的家将,他也知道李恪的安全有多重要。
“其次,这次跟随皇上的还有几位娘娘,娘娘们身子骨比较金贵,我们要在饮食方面多做些准备。”尉迟宝琳说道。
“行,我立马去办!”程耳回答道。
潼关只是一个关卡,附近只有一个市集,因为物资方面不紧缺,可是蔬菜和水果倒不是很充裕。
因为,为了要街道皇上一行人,尉迟宝琳和程耳可是愁坏了。
“第三,这次跟随皇上东巡的大军应该不少,我们要保证他们的食宿。”尉迟宝琳说道。
“大概有多少人?”程耳问道。
“我猜,大概不低于两万骑兵。”尉迟宝琳说道。
“两万人马的粮草...”程耳说道,“应该没有问题。”
潼关一共有守军四万,其中有五千是骑兵,三万步卒和五千弓箭兵。潼关是弓箭兵,并不是常规的弓箭手,而是,一支专门训练出来的使用床弩的弓箭兵。
以潼关之险,要是夹上几十架床弩,不说的攻城的云梯之类的东西,就是远在几百步之外的投石车估计都能被射穿了。
当然还有部分炮兵。
自从研究出火炮之后,大唐分别在重要的关隘都架起了大炮。
不过火炮的数量不多,因此每个关隘能分到的火炮不多。
潼关分到了十门火炮,有专门的炮兵负责,人数大概在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