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 章
余秋下了手术台, 刚把病人送回病房吃过饭,都没有来得及跟病人家属交代清楚情况, 廖主任的电话就追到了妇产科。
即使身在县城,革委会主任仍旧没有忘记这儿还有个赤脚大夫长期滞留在卫生院。
赶紧走, 中午的船立刻走。
余秋惊讶了,原来重新制定一条航船时刻表是如此的简单。她还以为光是协调安排人手,都起码得两三个月才能完成。更何况还要听各个部门之间扯皮呢。
没想到革委会主任一发话, 船就立刻到位了。
无论余秋如何强调术后恢复的重要性, 廖主任都固执己见。
他已经退让了, 甚至连手术刀都让他们在卫生院开了,还特地给他们找了麻醉医生。做到这一步, 廖主任自觉仁至义尽。
现在, 赤脚大夫是打算赖在卫生院不走了?实在不像话!
余秋真是受够了这样的行政领导, 什么都不懂,还拼命地自我感觉良好, 以为当了官就成了技术大拿了,哪哪儿都要指手画脚。
穆教授怕小医生压不住脾气, 赶紧冲她摇摇头, 故意在边上提高嗓音道:“你赶紧回去吧, 赤脚医生的日常工作也不要丢下。”
然后她压低了声音,“我今天不走,我会重点看着她的。”
她招呼陈敏:“你既然想干妇产科, 也跟着学习怎么处理病人吧。”
陈敏懵懵懂懂的,赶紧点头。
张医生也在旁边安慰余秋:“没事的, 后面这个病人我守着吧,刚好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病例。”
有两位前辈保驾护航,余秋这才敢离开卫生院。
出门的时候,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11月的红星公社,太阳是如此的温暖,天气晴好,她才不跟无聊的人置气呢。
余秋在心中默默地告诫自己:永远不要跟傻逼讲道理,他们会强行将你拉到跟他们一样的档次,然后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渡船的时刻表是固定的,余秋看距离开船还有点儿时间,就先去了趟供销社,准备跟郝红梅打个招呼。
昨天晚上郝红梅也听说了廖主任作妖的事情,小姑娘吓得不轻,生怕余秋会被抓到小辫子挨劈斗。
出了韩晓生的事情,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虽然最后结果皆大欢喜,韩晓生还因祸得福,成为了公社副食品店的负责人,但郝红梅的父母都教育她,以后要愈发谨小慎微,千万不要成了靶子。
昨晚郝红梅跟余秋挤一张床的时候,小姑娘都要吓哭了。
不想余秋刚出医院大门,就看到供销社前头的大院子里头热闹纷呈。
院子的中央摆着张长条桌,后面站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一手拿着大剪刀,一手摁住兔子,咔嚓咔嚓的剪毛。
桌子旁边排了条四五十人的长队,杨树湾的小娃娃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珠子盯着兔子身上的大剪刀不挪窝。
小宝惊恐地抱着哥哥,嘴里头一个劲儿的念叨:“剪到了,兔兔痛。”
做哥哥的人抱住了弟弟,小包子脸鼓鼓的,认真地强调:“不会剪到的。”
说话的时候,他的两条胳膊不由自主地收紧了,显然非常害怕。
旁边二丫小嘴巴张着,用力往外头吹着气:“给兔兔吹吹,兔兔就不痛了。”
大丫抱着妹妹,轻轻地摇摇头,示意妹妹不要说话,免得惹人嫌。
剪毛员手里头的剪刀移到兔子肚子的时候,他手往桌子边上一捞,就摸出个长布条,余秋都没看明白他 是怎么绕的,那绳子就系成了个活结,扣上了兔子前腿。他空着的那只手再往后一拉,攥着兔子的两条后腿,整个兔子的肚子就大白于天
下。
大剪刀咔嚓咔嚓的过去,兔毛被剪了个干净,接着他又给兔子翻了个身,将另一边的毛也剪了个干净。
剪毛员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个多余的步骤都没有。只剪刀的咔嚓声中,一只兔子就被剪得光秃秃的,而且断毛口平整,一点儿破损都没有。
他连尺子都不用量,就分门别类放好了兔毛。
郝红梅在边上拿着小秤称,跟唱长调式的报出了数据:“特级毛,七两!”
这下子,整个小院都沸腾了。杨树湾的小孩们全都激动地拍起手来。
二毛还高兴地拉着大宝的胳膊,开心地夸奖自己的朋友:“你可真厉害。你是怎么喂兔子的呀?”
大宝有点儿不好意思,却相当大方的跟自己的朋友分享起经验,一定不能让兔子吃沾了露水的草,不然拉肚子,毛就长不好了。无限好文,尽在()网
二丫急得不得了,一个劲儿拉姐姐的手,认真地强调:“我们也喂兔子。”
她跟姐姐养的小白兔是一级毛,比不上特级毛呢。
余秋过去揉揉小丫头的脑袋,忍不住笑了:“这是因为你们的兔子才养了70天,要比他们的时间短。”
她抬起头,看维持秩序的田雨:“你怎么把他们带这儿来了?”
“开船了呀!”田雨瞧着比这群孩子更兴奋,“革委会特地给我们杨树湾批的航线。以后每天中午11:00船从杨树湾走,等到1:30再开回头。早上晚上还各有船呢。”
昨天晚上消息定下来之后,大队书记就招呼他带着孩子们上公社剪兔毛。
红星公社养兔子的人家不多,所以剪毛员也不下乡,而是定期从县城过来,隔两三个月就剪了一回毛。
这回事,何东胜特地跟他打的招呼,给杨树湾的小娃们开剪毛专场。
二丫兴奋的不得了,一个劲儿要拉余秋的手,跟她比划:“哇,小秋大夫,好大的船!我们全在船上,好多人。”无限好文,尽在()网
小丫头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坐过这么大的船。姐姐拉着她坐在船舱里头的时候,她就一个劲儿趴在窗户上看。
船好快呀,岸边的山跟树都在比赛跑步,跑的比他跟大宝二宝都快。还有河里头的水,溅起了好大的水花,雪白雪白的,可真漂亮,就跟扑着翅膀的鸟儿一样。
上了岸更热闹,原来供销社里头有这么多东西,架子上摆的满满当当。红梅姐姐说等去了副食品店,还有更多好吃的。
大丫看妹妹快要流口水的模样,忍不住害臊。又说吃的,人家会笑他们是馋丫头的。
余秋摸摸大丫的脑袋,笑道:“小秋大夫也馋了,到时候我们一块儿吃好吃的怎么样?”
田雨看着堆成小山的兔毛,也豪气地拍着口袋:“今天咱们吃好吃的。”
剪毛员跟着笑:“好,我今儿倒是要看看你们的手艺。”
其实动手的还是卫生院食堂大师傅。他照旧熬了一锅猪骨汤,在里头下了切成片的猪血块,然后加了粉丝、平菇、木耳跟打成蛋花的鸭蛋。
一碗碗粉丝汤端上桌,旁边摆着醋壶跟辣椒
酱,爱吃重口的人自己添。
杨树湾的小娃娃们只看着那原汁原味的粉丝汤,就集体沦陷了。
大师傅不得不将粉丝微微凉了凉,才敢让这些孩子吃,否则他们肯定要烫的舌头跟喉咙。
饶 是这样,小家伙们也一个个吃得鼻掀嘴歪,捧着碗恨不得将碗底都舔干净。
现在物质贫乏,大家伙儿能混饱肚皮就不错了。尤其是小孩子,平常连上公社的机会都稀少,哪里曾吃过这样精细的东西。≈lt;/
大师傅看着他们吃得香喷喷的模样,脸上全是笑,一个劲儿劝孩子们:“不急,慢慢吃,管够管饱。”
汤是用太阳灶熬出来的。别看入了冬,今儿这太阳可真是够劲儿,一锅汤熬了三个小时,猪骨头都是酥酥的。
粉丝跟木耳还有平菇以及小青菜,都是杨树湾人自己拎过来,整理的干干净净,过了水就能下锅。
他从头到尾不过费了点儿盐,连油都没自己加。
田雨喝了一大碗粉丝汤,趁机开始给孩子们做思想教育:“今天的饭好不好吃?”
小豆丁们积极回答:“好吃!”
二丫这个小吃货还迫不及待地加了一句:“我还想吃!”
众人轰笑起来,大师傅又给他舀了半碗粉丝汤,嘱咐她慢慢喝:“不能再吃肉再吃我们小妞妞的肚皮就要破咯。”
田雨豪气十足地打着包票:“好!大家好好养兔子,等下回收兔毛的时候,小田老师再带大家上公社吃粉丝汤。”
余秋本来想着他们杨树湾现在兔子养的多,他们跟剪毛员说说,看能不能定期去杨树湾直接剪兔毛。不然兔子来来回回的,容易受惊吓不说,还容易生病。
现在,看到这群孩子兴奋的脸,余秋赶紧把话咽回肚子里头。
其实这煮骨头粉丝汤没有什么稀奇,杨树湾也能自己做。可是上公社吃饭跟在村里头吃饭差别太大了。
这就好比陈焕生进城,人除了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航船开了,来来往往念书的可不仅是人的肉体跟货物,还有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