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府。
刘光辉从刑部回来。
“老爷,太爷让您回来了,直接去书房找他。”
守门的老头见到刘光辉,连忙站起来靠着门边,待刘光辉走过,他躬身说了这么一句。
刘光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迈步走入家中。
刘光辉并没有立即赶去书房,而是回了自己的卧室,脱掉官服,换上一身清闲的衣服,然后才是去了书房。
刘光辉这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板有眼,规规矩矩,再小的事情,他都会非常认真的对待,绝不会因为事小,而去放松与马虎,这样的性格,或许平日里,做人很累,做事的效率也不高,但优点也很明显,刘光辉为官二十多年,从未出过任何差池,一次都没有。
刘光辉在政事堂的表现,非常平庸,存在感很低,从他进入政事堂到现在,快四年时间了,刘光辉还从未主动表达过自己的政治意见与立场,当然,这只是一种政治上的选择,并不是说他空有其职,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刘光辉性格谨慎低调,但做人做事却很务实,这几年,他在政事堂有意隐身,远离政治斗争,而是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到刑部,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大大减低了冤案错案的发生,一系列政绩,连曾经的兴宗皇帝赵智,都是为其刮目相看,赞赏不已。
刘光辉推开书房的大门,走了进去。
刘桀正站在那里练字。
刘光辉走了上去,拿起墨石,为其墨墨。
“你是当朝相国,你的职责是在政事堂,刑部衙门,你不要去的太勤,这样对你的名声并不好。”
刘桀头也不抬,一边练字,一边说道。
刘光辉沉默不语,只是默默的磨着墨石。
见刘光辉不说话,刘桀终于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看向儿子,后者神色平静,没有任何异样。
刘桀暗暗叹气一声,放下手中的毛笔,坐了下来,然后轻声说道:“光辉,你给皇上上了一道奏章,是关于财政改革方面的,这件事情,你为什么不提前给我说一声?”
刘光辉把一旁的茶杯放到刘桀身前,在对面坐下来,然后这才开口说道:“皇上一直有意改革财政,对政事堂的每位相国都有过询问,希望都说说自己的建议,这些,父亲您也是知道的。”
刘桀脸色阴沉了下来:“是我在问你,上这道奏章之前,为什么不征求我的意见?当上了相国,连父亲都不放在眼里了?”
刘光辉皱了皱眉头,说道:“父亲,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意见,而且讲的很少,并不涉及到其他方面。”
刘桀拍了一下桌子,怒声呵斥道:“你是当朝相国,更是我刘桀的儿子,你的任何话语,怎么可能只代表你自己?你从前做人做事,向来谨慎小心,怎么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如此幼稚?”
刘光辉声音低沉的说道:“我身为当朝相国,刑部尚书,难道最大的用处,就是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