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4、寻访芦笙制作(2)(2 / 2)

炉内的火红红地亮着,照在了她满是皱纹的侧脸上。她是那么的专注着,就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过了好久,老奶奶才又慢慢地转过头来。

“你们,进来坐吧。”

仰亚两人,还等着老人给他们指路呢,看看这天就要黑下来了,哪里还有心思再坐。

再加上一天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说不累,那都是假的。现在,只想早一些找到制作芦笙的老人的家。

“啊,不啦,老奶奶。”

也许是老人没听懂仰亚的话吧,也许是她不太知道仰亚他们要问的人,所以,才没有给仰亚答复。这也不能怪老奶奶,老人记忆力不好,记不住村子里的人也很正常。那就再找一个人问问。

仰亚两人转身正要走时,奶奶才又转过头来。

“你们不是要找在街上做芦笙的人吗,这,就是他家。”

“啊?!”这下,仰亚两人才明白老奶奶叫他俩进屋‘坐’的意思。

白泥浆糊成的房子本就有些矮小,而做成厨房的这一间,又更加的小了一些。看到仰亚两个走了进来,老奶奶递给了两人各一个小凳子(小马扎),示意他们到另一间去坐。那是正堂,紧连着厨房。

正堂比厨房要宽阔得多,正堂的墙,已经不再是泥糊墙了。而是和仰亚他们家一样,装饰很好的木板墙。

随着两人的进入,老奶奶跟在后面,伸出手在门边,打开了门边的电灯开关。

电灯虽然不是很亮,但足以让整个正堂里看得清楚。

仰亚在灯光下,慢慢地环视着四周。就在他们的对面,摆放着一套做工讲究的竹椅,竹椅全身黄金,表面发亮。

目光转到正堂的正面,那小小的神龛上,还有两柱香在过,他最早学做芦笙,并不是在街上那地主家学的,而是有另外一个师傅。”

“另外一个师傅?”

“嗯!由此继续向南,走一百多里,到我们县与另一个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村寨,叫望东坪,我爸的师傅就是那里的。那里也和我们这里一样,也是满山的竹子。那里才是真正的芦笙制作得最好的。”

“由此去一百多公里?!”

“嗯!”

看来,仰亚只能继续寻找了。

芦笙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