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侃侃而谈,将天下大势分析的淋漓尽致,刘锋听的如痴如醉,频频点头。
说到一半,刘锋让郑和找来了刘伯温和郭嘉等人,众人一齐听张良的讲座。
屋内一下多了好几个人,张良并未有半点的怯场,依旧口若悬河,激昂顿挫的继续他的讲座。
待张良口干舌燥的结束了他的讲座后,屋内众人鸦雀无声。
良久,刘伯温缓缓叹了一口气:“吾观子房,并不弱于高祖麾下的子房!”
张良赶紧摇头道:“伯温兄言重了,良何德何能,怎敢与先祖相提并论?”
郭嘉也是对张良赞不绝口,手舞足蹈的要拉着张良去喝酒。
刘锋见此,默默在心中将张良与郭嘉进行了一番比较。
最终刘锋得出的结果是,二人并不能分出什么优劣来,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二人用兵,一正一奇,张良重剑无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用兵侧重于稳,很少打没有把握的仗。
至于郭嘉,则是剑走偏锋,喜欢出奇制胜,用兵突出一个“诡”,他的计策天马行空,很难被敌人琢磨出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二人都是最顶尖梯队的那批谋士,谁更胜一筹,刘锋实在是分辨不出。
在张良的讲座完毕之后,张仪便在刘锋的授意下开始了他的个人秀。
张仪的个人秀,要比张良的更加精彩,这倒不是说张良讲的不好,张仪的讲座,包含的实在是太多,关键人家师父厉害,各派学说,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张仪样样精通!
但样样精通也不能样样都讲,张仪的侧重点,还是放在了纵横术上。
在张仪看来,各路诸侯联手对付刘锋已是必然之势,无可逆转,为了破局,刘锋必须尽早寻找一个盟友,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群起攻之的尴尬境地。
而张仪给出的最佳人选,是扬州之主小霸王孙伯符!
其中原因如下,第一,孙策虽然有野心,但并不像曹操那样野心勃勃,窥探九五之位;
第二,扬州地理位置优越,既能为刘锋减缓荆州刘表方面的压力,又能以豫州为跳板,威逼曹操的领土,使得曹操首尾不能相顾,到那时,刘锋便可采取逐个击破的方式,大破联军!
但如何说服孙策,张仪并没有表示一定能说服孙策与刘锋联盟,毕竟这不是什么小事,这是关系一个势力生死存亡的大事!
若是孙策与刘锋联合,那便是断绝了争霸天下的心思,与向刘锋称臣并无本质性的区别。
虽然表面上说是联盟,但刘锋收拾了其余诸侯后,又怎能不对孙策下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孙策一旦答应了与刘锋结盟,最好的结果便是入朝为官,想再继续有自己的封地,带兵打仗,这显然不太现实。
刘锋也不会哄骗孙策,假意答应他虚以委蛇,待收拾了其余诸侯后再挥起屠刀对孙策下手。
这样的事,刘锋不会去做,更不屑去做!
孙策联盟与否,其实并不能决定战局,只能是延缓刘锋胜利的时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