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闫思远家中吃过午饭后,向南便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如今的工作室里,已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了,就连会议室里都已经被朱熙当作了临时办公室,根本就没有向南的位置,他也只好回自己住处的修复室里去工作。
回到住处之后,向南便径直来到了修复室里,那只装有残损的唐代敦煌遗书《汉书王莽传残卷》的暗红色古董木盒就安静地端放在工作台上。
向南在工作台前的椅子上坐下,伸出双手将古董木盒打开,一册残破不堪的唐人小楷,就呈现在了眼前。
这一册唐代敦煌遗书,比之《圆明园四十景图》残损得还要厉害,估计是长时间存放在仓库之中,没有人翻动过的原因,上面不止是长满了斑点状的霉斑,而且黏连严重,向南尝试着将黏连的纸页分开,稍稍用力,纸张就似乎有要碎裂开的迹象。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是这册敦煌遗书的纸张,已经几乎没有了韧性。
看着眼前这册百多年来,漂洋过海,辗转万里的敦煌遗书,向南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它的故事,和那些被掠走的敦煌文物一样,想必也十分曲折吧?
……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敦煌。
在一座石窟内,一个又瘦又小,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张老旧的桌子前,就着一盏豆大的油灯,手里拽着毛笔,正在认认真真地撰抄着经书。
这道士姓王,是荆楚麻城一个穷苦百姓人家。
十八岁那年,饿得熬不住的王道士当了兵,之后随着湘军千里迢迢来到了陇右肃州巡防营,成了一名兵勇。
王道士在这巡防营里待了十多年,每天一睁眼看见的就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看得让人心里发慌。这种毫无希望的日子,他再也不想过下去了。
终于在一天夜里,王道士趁着巡夜的时候,找了一机会,偷偷做了逃兵。
然而,等他一路风餐露宿、提心吊胆地回到麻城时,那两间原本就已经很破旧的茅棚里,到处长满了蜘蛛网,地上、桌子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家里没人了。
在麻城浑浑噩噩待了一年,王道士再也待不下去了,开始漫无目的地逃荒,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等他看到眼前熟悉的景象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不知不觉间,居然又回到了肃州。
王道士苦笑。
肃州,已经是除了麻城之外,他最熟悉的地方了。
他不回到这里来,他又能去哪里?
消失了一年多时间,再重回巡防营是不可能的了,别说回去,就是让那些熟悉的兵勇们发现,自己恐怕都会被当成逃兵以正军法。
可不当兵,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王道士站在街口,茫然四顾,忽然他眼前一亮,抬起脚就往前方的一座道观走去。
这一年,王道士在道观里受戒,成为了一名道士。
成为道士之后,王道士并没有停留在道观,而是选择了远游。